工厂龙门阵:解读“短工化”

王晓林,工厂龙门阵 (第 3期 ,2012年5月)

English


来自湖南的小王是一家玩具厂的主管,他经常对工人说的一句话是:“换厂不过是从一个狼坑跳到一个虎穴。”不过他自己也是“跳槽大王”——从18岁高中毕业出来打工至今,12年间已经换过20多家工厂了。当然,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走运的,许多人打工十几年,不断跳槽,至今仍然是普工。而从普工做到主管的小王,如今最大的烦恼之一,便是员工流动性太大。他要求人事部在招聘工人时要满足以下标准:90后的男孩子不要,不能吃苦;年纪较大的妇女不要,手脚不够灵活。可是,在工厂对工人挑三拣四的同时,工人也在挑工厂。小王所在部门的新工人,基本上都是刚来一个星期就离职了。

今年年初,媒体在炒作“用工荒”之余,也纷纷渲染“短工化”的问题。“短工化”这个词源自某网站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个调研报告。他们认为“‘短工化’是指近年来农民工群体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务工周期短、频繁换工的一种现象。”随之而来的,是各大媒体竞相评论“短工化”现象,有的说“(工人)短视阻碍个人发展 ”,也有的一脸忧国忧民的样子,说它“不利于保障农民工就业权利和个人发展,也不利于促进企业生产与发展、维护社会稳定。”那么“短工化”是否是一个新鲜玩意儿,它对工人和企业分别有什么影响呢?

的确,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,工业的扩张,工人找工作越来越容易,对工资待遇、劳动环境太差的企业越来越难以忍受,不愿意长期呆在同一个工厂打工。原因何在?

稍微有一点打工经验的人都知道,工人换工作无非有这么几种原因:有的是因为工资待遇太差,希望通过跳槽改变自身处境;有的是因为工作本身的枯燥无味,想换一个环境;极少数也可能是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而跳槽。

年轻工人总是比年纪较大的工人更容易“冲动”,也因为没有太重的生活负担而敢于挑战,所以他们换厂更加频繁。但他们绝不是媒体所说的,混子似的“厂漂”。换厂,始终代表着一种不满和一种期望,对职位晋升、增加工资、改变工作环境的期望。大多数刚出来打工的年轻工人都有一种幻想,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得到职位的提升和工资的增加。可现实是,频繁换厂对工人自身状况的改善并无决定性的好处——毕竟对于大多数工人而言,上升的机会是越来越少。另一方面,流水线的工作总是枯燥无味,泯灭人性的。工厂想要提高生产效率,就需要工人更好更默契地配合机器生产,这个过程不需要工人的“个性”、“人性”、“创新精神”,他们最好成为机器的一部分,同时又能利用作为“人”的灵活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。可这种工作对于年轻的工人来说,尤其难以忍受。

作为“生产要素”之一的劳动力,企业希望最大程度地对其进行控制。可是员工不是橡皮泥,想捏成什么样就捏成什么样。小王部门几个重要的职位的人离职了,原因是工资太低,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。招了好久都招不来合适的人,无奈只好在普工当中寻找“接班人”。可是一个普工要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,还要学习和干另一个职位的活,一个人得掰成俩来用了。员工频繁跳槽,对于企业当然是增加了“用工成本”。虽说现在工厂因分工的细化,工作的技术含量降低,但新手想要达到老员工的速度和水平,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训和适应。可是话说回来,企业自己就一心一意追求“员工就业稳定”吗?才不呢!如果员工进了都不想走,许多企业一样要头疼。生产淡季、经济不好的时候,企业首先想到的就是裁员。相反在生产旺季,员工想要辞工也是很难的了,管理对辞工者总是百般拒绝或拖延。总之,对于老板和管理者来说,要紧的是,工人的流动或稳定都应当处在自己的控制之下,遵照他们自己的利益,最好是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。

归根到底,所谓“短工化”是个伪命题,是工人渴望更好的工资待遇、劳动条件,与老板希望更加节省用工成本之间,凸显出的不可调和的矛盾。

 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文本 and tagged , 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